|
浙大二院臺江分院開展三級急救網絡體系培訓,打造15分鐘急危重癥急救圈时间:2024-05-09 【转载】 急危重癥救治是衛生健康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重大活動保障、突發公共事件緊急救援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縣委、縣政府、縣衛健局的決策部署下,將于2024年底建成以我院急救中心為龍頭、全縣9個鄉鎮(街道)衛生院急救中心為支撐、各鄉鎮街道69個行政村為急救哨點的三級急救網絡體系。 為提升鄉鎮級規范化急救水平、村衛生室早期識別和處置能力,初步完成急危重癥病人的醫療救治、轉運等工作,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我院領導班子積極安排部署,針對鄉級急救網點和村衛生室急救哨點等院前急救人員,開展以提高其對急危急重癥病人的早期識別和早期處置能力的培訓,包含心肺復蘇、氣管插管、除顫儀使用、外傷止血包扎、轉運等內容。 5月9日,周文院長帶領專家團隊到臺盤鄉衛生院開展急危急重癥急救三級網絡點培訓,以理論知識結合技能操作的方式,圍繞操作站點的培訓內容展開,并在培訓結束后進行情景模擬演練及考核,經過考核考試合格后方可結業并發放結業證書。 培訓會上,周文院長表示,建設急危重癥急救三級網絡體系的目的,一是要提升臺江縣域的醫療急救水平;二是縮短對急危重癥患者的院前急救時間,通過加強縣級救治中心、鄉鎮級救治分中心、村級急救哨點的院前急救基礎設施建設;實施人才培養,加強專業人員的急救培訓等措施來實現救治窗口前移,縮短早期急救時間。 周文院長強調,打造急危重癥急救圈,時效性是關鍵,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建設優化急救半徑,收集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形成時間管理閉環,縮短急危重癥患者救治時間,護佑生命安全。 理論知識培訓 《心肺復蘇理論》--院長周文 《危急重癥患者的早期評估與處理(創傷、胸痛、卒中等)》--急診科主任陸承恩 《外傷病人的止血、包扎、固定及轉運》--外二科副主任醫師楊昌州技能操作培訓 技能操作培訓 心肺復蘇 開放氣道操作(氣管插管、喉鏡操作) 除顫儀的使用 環甲膜穿刺 下一步,我院將以建設“三級急救網絡,打造15分鐘急危重癥急救圈”為目標,依序對全縣網絡體系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開展技術培訓,提高急救醫療服務能力,有效提升急危急重癥救治效果;并組織相關專家對開展救治工作的網絡醫療機構,開展質量控制和評估,保障醫療質量與安全,滿足臺江縣人民群眾對急救醫療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