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宮頸癌說不!时间:2023-09-26 【转载】 我國的宮頸癌患病數位居世界第一,特別是根據世衛組織的研究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感染宮頸癌的患者中,15~44 歲的人數在逐年上升,相比之前普遍認為的 40~60 歲 ,感染平均年齡有下降動態,說明感染宮頸癌的年輕人增多,宮頸癌呈年輕化發展趨勢。 宮頸癌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的發生可通過對癌前病變的檢查和處理得以有效控制。若能在病變早期進行篩查,就能阻止癌變的發生、發展,因此宮頸癌篩查的重點,是在無自覺癥狀時期,發現癌前病變,在非癌時期及早進行臨床診治,從而預防、阻止癌變的發生。近期,在浙大二院病理科專家段容的幫扶下診斷了一例首先由宮頸液基細胞學(TCT)篩查發現的宮頸鱗狀上皮內病變,之后宮頸活檢病理提示為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HISL/CINIII,最后行根治手術。 臨床資料 患者女,49歲,2023.06.03,門診體檢,兩癌篩查結果顯示:患者高危型病毒HPV56(+),宮頸TCT提示:HSIL;2023.06.15陰道鏡活檢,病理結果顯示;宮頸管(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HISL,CINIII),伴累腺,宮頸3點HSIL,CINII,宮頸6點粘膜慢性炎,宮頸9點HSIL,CINII,宮頸12點粘膜慢性炎。 細胞學及常規病理檢查 1、宮頸細胞學特征 2、宮頸活檢組織學特征 3、根治性手術標本大體檢查及組織學特征 大體檢查:“全子宮+雙側附件”宮體大小11x9x5.5cm,宮頸管長3cm,外口徑3.5cm,表面尚光,子宮內膜厚0.3cm,肌壁厚2.5-3cm,雙側卵巢及左側輸卵管未見特殊,右側輸卵管系膜可見水泡一枚,直徑0.5cm。 組織學特征:可見鱗狀上皮細胞全層表現出核異型(核深染、染色質粗糙、膜不規則等)。 病理診斷 1.宮頸細胞學診斷 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腫瘤不能除外,建議臨床進一步活檢。 2.宮頸活檢標本病理診斷 宮頸管(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HISL,CINIII),伴累腺,宮頸3點HSIL,CINII,宮頸6點粘膜慢性炎,宮頸9點HSIL,CINII,宮頸12點粘膜慢性炎。 3.“全子宮+雙側附件”病理診斷 宮頸1-12點呈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HISL,CINIII),并廣泛累腺,其中5點可見個別角化珠形成;雙側宮旁均凈;分泌期子宮內膜;雙側卵巢及輸卵管組織無殊,右側輸卵管系膜處副中腎管囊腫。 近年來,女性宮頸癌的發生率逐年升高,那怎樣預防或者盡早發現宮頸癌呢?這就不得不提及宮頸癌篩查了,即TCT及HPV檢查。HPV是檢測有無可能導致宮頸病變和宮頸癌的高危病毒感染,TCT是檢查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宮頸細胞是否發生了異常變化。也就是說,HPV是查原因,TCT是看結果。因此,只有結合這兩項結果,才有助于醫生為患者做出準確的診斷。宮頸癌是目前所有癌癥中唯一病因明確(高危型HPV)、唯一可以早期預防和治療、唯一有希望徹底根除的癌癥,只要定期進行科學合理的篩查和隨訪,就能遠離宮頸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