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里幫扶惠民生 用心用情結碩果//浙大二院幫扶專家鄧群幫扶事跡时间:2022-07-14 【转载】 為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推進新時期扶貧攻堅重要戰略部署和鄉村振興有關要求,鄧群積極主動報名申請參加支援幫扶工作,從千里之外的“天堂”杭州來到“苗疆腹地”的浙大二院臺江分院掛任普外科執行主任一職,為臺江分院普外科謀良策、出實招。鄧群到臺江立馬投入工作,通過對科室現狀、人員結構等情況進行摸排調查后,制定了具體的幫扶計劃,在科室管理、學科建設、臨床教學及社會服務等方面積極開展相關工作。科室管理和學科建設方面,鄧群堅定理想信念,當好先鋒模范,艱苦奮斗,救死扶傷,秉承著浙大二院的“濟人壽世”到“患者與服務對象至上的服務理念,始終堅守醫者初心、牢記健康使命,積極踐行以患者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關愛患者,梳理醫療十八項核心制度并定期展開學習,采取主任總負責——住院總協助——醫療組長負責的管理模式。學科建設方面,制定了以微創外科為特色的發展目標,根據臺江縣普外科常見病和多發疾病,重點發展三個亞專科,即:胃結直腸外科、甲狀腺乳腺外科、肝膽外科,同時成立相應的治療組,由科主任和兩名副主任醫師承擔組長。在人才培養方面對臺江分院普外科主任張恩勇采取一對一師帶徒模式,將自身特長傾囊相授。在鄧群為期一年的師帶徒下,張恩勇已基本掌握肛門良性疾病混合痔微創治療、結腸癌、胃癌的規范治療。
作為貴州省第一家國家級創傷中心,臺江分院接診并成功救治了多名嚴重多發創傷患者。2022年4月19日,一名診斷為肝破裂、脾破裂、腎破裂、失血性休克車禍導致的多發嚴重創傷患者,情況危急,患者生命垂危,創傷中心啟動綠色通道,在創傷救治組長鐘會明院長統一協調下,鄧群、臺江分院楊賢、張恩勇領銜的普外科團隊攜手行剖腹探查術+脾切除+小腸切除吻合術,成功將患者從生死邊緣拉回,經過精心治療,順利康復出院。作為創傷中心重要組成部分的普外科,鄧群說:“對于多發嚴重創傷患者,時間就是生命,從術前的病情評估,損傷控制手術的實施以及術后的恢復,都離不開創傷中心多學科團隊合作,我們普通外科團隊盡力做好自己的角色,為每一個創傷患者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鄧群所在的浙大二院大腸外科,在結直腸癌研究的具有全國領先的優勢平臺,一直致力于建立結直腸癌防治的全程管理服務體系。鄧群到臺江的前三個月,接診了臺江縣以及黔東南州周邊縣的十余名結直腸癌患者,多數是腸癌梗阻、重度貧血或者轉移的患者,只有部分患者采取了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手術,很多患者只能行姑息手術或者化療,而且當地老百姓“聞癌色變”,一旦確診很多患者及家屬就放棄了治療,這讓鄧群覺得很痛心。 臺江縣位于貴州黔東南地區,苗族占據98%的人口,屬于天下苗族第一縣,在地域發展及文化觀念上較東部地區有一定差距,在結直腸癌的防治工作上起步較晚。浙大二院臺江分院作為縣級主要醫院,有責任承擔起結直腸癌防治的重要工作。為積極響應2030健康中國的號召,鄧群將臺江縣結直腸癌篩查計劃匯報大腸外科學科帶頭人丁克峰教授和浙大二院臺江分院鐘會明院長,該項目得到各級領導的認可和大力支持于2022年5月正式獲得臺江縣人民政府批準實施“臺江縣重點人群結直腸癌篩查項目”(臺府辦[2022]20號文件)后,鄧群組織成立了結直腸癌篩查小組,并啟動了篩查第一站——施洞鎮重點人群結直腸癌的篩查工作。
幫扶一時,牽掛一世,鄧群用他精湛的醫療技術,溫潤如玉的真心,讓臺江百姓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恩惠,讓臺江分院普外科的醫務人員學到了技術,樹立了白衣天使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