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列腺癌的預防早看早知道發布時間:2019.5.14 來源:泌尿外科 我院泌尿外科在浙大二院幫扶專家的幫扶下多項技術獲得突破,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范圍獲得全面的拓展,在前列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面獲得明顯的進步。近期,就有幾例前列腺癌患者在泌尿外科得到診斷。雖然患者平時已感身體不適,但卻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及時到醫院接受檢查,而延誤了診斷和治療,最終導致疾病的加重,失去了最佳治療機會。 前列腺癌是指發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惡性腫瘤,其主要病理類型為腺癌,約占所有前列腺癌95%以上。前列腺癌是歐美國家男性發病率排名第一的惡性腫瘤,亞洲前列腺癌的發病率遠低于歐美國家,但隨著人口老齡化、飲食結構及生活習慣改變,前列腺癌的發病率也呈逐年增長趨勢,根據2014年世界癌癥報告,中國地區前列腺癌新增病例為10.5萬,占世界新增病例的32.5%,全國腫瘤登記中心2014年最新調查表明我國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為全國惡性腫瘤的第四位和第五位,而且由于我國PSA篩查存在地區差異,高危進展性及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所占比例較高,約70%的前列腺癌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失去最佳治療時機。因此降低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是亟待解決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 前列腺癌普查與早期診斷 臨床診斷前列腺癌主要依靠直腸指診、血清PSA、前列腺B超和前列腺MRI檢查。確診前列腺癌需要通過前列腺穿刺活檢進行病理檢查。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作為單一檢測指標,與直腸指檢、經直腸前列腺超聲比較,具有更高的前列腺癌陽性診斷預測率。PSA檢查時機:國內專家共識是50歲以上有下尿路癥狀的男性需常規進行PSA和直腸指檢檢查,對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應該從45歲開始定期檢查。對直腸指檢異常、影像學異常或有臨床征象(如骨痛、骨折等)等的男性也應進行PSA檢查。 治療 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可采用根治性治療方法,包括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放射性粒子植入、根治性外放射治療等。對于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可采用綜合治療方法,如手術、內分泌治療、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 專家建議 浙大二院泌尿外科幫扶專家李忠義主任指出:早期前列腺癌往往并無癥狀,前列腺腺體壓迫尿道可引起進行性排尿困難,表現為尿線細、射程短、尿流緩慢、尿流增大的中斷、尿后滴瀝、排尿不盡、排尿費力。此外,還有尿頻、尿急、夜尿增多等表現。如果身體有以上癥狀,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同時,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減少糖分、紅肉和動物脂肪的食用量,以雞蛋、魚肉、雞肉、鴨肉等作為蛋白來源;多吃豆類和蔬菜,多喝綠茶,多參加有氧運動,控制體重在正常范圍內。 目前,浙大二院臺江分院已常規開展PSA檢查,擁有先進的超聲診斷儀及先進的核磁共振,可為廣大群眾提供前列腺癌影像學檢查;同時泌尿外科與超聲科已聯合開展進直腸前列腺穿刺活檢術,能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診療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