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里,遇見最美浙大二院發布時間:2020.10.20 來源:藥劑科---黃香 我印象中的浙大二院,是幫扶專家們授課時提到的零星畫面、是進修回來的同事所描繪的種種片段。浙大二院這個神秘的地方,讓我無比向往期待。在這個夏天,我有幸得到醫院領導的安排和科室同事的支持,終于來到了夢中的醫學殿堂——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簡稱:浙大二院),開啟了我臨床藥學工作的新起點。 初識浙大二院 剛走出高鐵,撲面而來的熱氣讓我感受到了來自西子湖畔的熱情。到達浙大二院時,天色早已暗了下來,巍然矗立的病房大樓,病房里的燈光顯得格外耀眼,而這里的每一束燈光都照亮著無數患者和家屬的希望。 相熟浙大二院 我在浙二醫院進修的這段時間里,每天的工作都很充實。在這里,我學到的不僅是扎實的理論知識,還有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的深刻涵義。 進修學習的第一站是臨床藥學室,我的帶教老師是胡陽敏老師,胡老師幫助我理清了臨床藥學工作的思路和進修學習的內容,讓我得到了清晰的學習思路和目的,讓我的進修學習事半功倍。除此之外,胡老師還教會了我科研論文的撰寫思路和數據篩選的內容選擇。 我在呼吸內科開始了臨床藥學進修學習。在呼吸內科,我的臨床帶教老師是顏伏歸老師和夏旸老師,每天臨床交班時老師們都會認真了解病人的情況,遇到難點和重點時,老師們都會為我耐心講解,讓臨床的學生不僅會看病,還會用藥,更會“懂病”。在呼吸內科學習期間,我學會了慢阻肺、社區獲得性肺炎和醫院獲得性肺炎及支氣管擴張伴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的用藥和藥學監護等知識。 中心監護室是我進修學習的第二個臨床科室,這里有著濃厚的學習氛圍。中心監護室相對于呼吸內科而言,感染病人較多,大多數都是多重耐藥或泛耐藥的病人。每次臨床查房時,崔巍老師都會為我們對患者的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和考慮診斷等作詳細的分析講解,讓我們從中了解到臨床診療思路,從而使我對患者的關注不止局限于治療藥物。同時,我也學到了對于多重耐藥和泛耐藥的抗菌藥物選擇及肝腎功能不全患者藥物劑量的調整等知識。 隨后,我有幸跟著浙大二院院感科主任王選錠老師在呼吸內科門診學習,王老師總是孜孜不倦給我講解如何詢問病史和用藥史,如何打破純藥學思維走向臨床等。此外,王老師還認真指導我如何對專檔管理的抗菌藥物(如碳青霉烯類)的病例進行點評,以便更好管理該類抗菌藥物,減少細菌耐藥情況的發生。 浙大二院的美,在于它的服務和管理及每一位浙大二院職工的努力。這里見證了太多的生命奇跡,所有的一切都全面詮釋了“以精湛演繹技術,關愛體現服務”的服務理念;在這里,我遇到了最美的浙大二院。 再見浙大二院 綠樹濃蔭夏日長,在進修的三個月里,我不僅學到了專業知識和臨床實踐,還學到了更多的為人處事方式方法和溝通技巧。今后,我將不忘初心,繼續奮斗,讓藥學服務被更多人認可,感謝這個夏天的遇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