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大二院臺江分院泌尿外科開展首例經皮腎穿刺造瘺術11月20日,我院泌尿外科為腎內科一位急診患者成功實施“經皮腎穿刺造瘺術”,手術順利,術后患者恢復良好。 左箭頭示右腎萎縮,右箭頭示左腎結石 患者,男性,52歲,5年前已發現腎功能不全,一直未正規診治。10天前因“惡心、嘔吐伴頭暈、乏力”急診入住我院內一科。經入院檢查,該患者右腎萎縮,左腎盂結石梗阻,腎功能嚴重受損,肌酐高達1002umol/L,經血液透析中心透析治療1周,肌酐仍高達761umol/L。為此,血液透析中心熊文主任請泌尿外科幫扶專家沈肖曹主任會診,經認真分析患者復雜的病情,沈主任認為該患者入院前出現少尿,雖然有慢性尿酸性腎病基礎,但CT及B超均提示左腎有積水,梗阻因素顯然也存在,解除梗阻對腎功能的恢復可能有幫助,有行B超引導下左腎穿刺引流術的指征。該患者右腎已完全萎縮,左腎相當于功能腎,積水不重,穿刺難度及風險較大。與患者充分溝通取得理解后,沈主任決定采用在B超準位下行經皮腎穿刺造瘺術,解除患者梗阻、改善腎功能,為后期鈥激光碎石做準備。 菲利普B超定位左腎結石及穿刺點 手術在B超室進行,采用局麻,在菲利普B超探頭引導下,順利置入F8腎穿刺引流管,過程順利,術中出血不多,整個手術過程不足十分鐘。術后患者尿量明顯增加,每天達1000ml左右,全身情況明顯改善。 超聲定位下穿刺 據沈主任介紹,該手術屬腎臟微創術,具有損傷小、痛苦小、恢復快、療程短等多種優點,對于急性梗阻性無尿、腎膿腫等疾病有非常好的療效,常常能起到救命的作用,在泌尿外科有著廣泛的應用。但該技術風險較大,稍有不慎易引發大出血或周圍臟器損傷,需要術者具有較高的B超能力,熟悉B超影像及腎周解剖結構。 穿刺成功后,連接引流袋并固定造瘺管 日后,我院將對有需要的患者開展常規經皮腎穿刺造瘺術,并加大推廣力度,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